近日,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《三江汇“未来城市”实践区景观控制规划(草案)》进行公示。
三江汇的规划范围,以《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战略与行动规划》中明确的未来城市实践区范围为依据,协调管理区458平方公里,其中重点管控区:265平方公里,主要涉及西湖区、滨江区、萧山区和富阳区4个区,11个街道(乡镇)),37个控规单元。
458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呢?
前不久推出的云城,规划面积约58平方公里,三江汇约等于8个云城。
按照最近的统计年鉴,上城区的面积仅26平方公里,三江汇约等于18个上城区。而杭州主城六区(上城、下城、西湖、拱墅、江干、滨江)的面积,总共也只有705平方公里。三江汇458平方公里,占到整个主城区的65%。
无论怎么类比,三江汇都是未来的杭州大工程。
那么,我们该站在怎样的战略高度和地位,来思考这个全新出台的新城呢?
Part 1丨壹
第一重高度:杭州大西南。
我们看一下杭州目前的规划,东有智造大走廊,西有科创大走廊,中有拥江发展,北有大城北建设。南部,特别是西南,几乎还是一片规划空白地带。
而未来的大杭州,不可能在城市留白。这就决定了,三江汇新城的出台,是必然。
三江汇的规划出台,除了调度四个城区协同发展,更重要的是,还可以解决四个问题:
1、西湖区的空间发展局限;
2、滨江区的空间发展局限;
3、上萧山的城市化进程;
4、富阳和主城区的融合。
▲素来就有上萧山、下萧山的说法
西湖区的局限在于,可供连片开发的土地,只有三墩和之江;滨江的西兴、长河、浦沿三镇,也只剩下浦沿;上萧山的主要城镇,也亟需快速城市化,融入杭州;而富阳与主城区的融合,靠的是山路320国道和水路江滨大道,如今山路320国道、地铁6号线已开通在即,水路却一直缺乏足够的链接。
这四个问题的融合,才有了当前的三江汇。
可以说,三江汇是一件一举四得的事。
Part 2丨贰
第二重高度:全域拥江。
事实上,我们目前对杭州拥江发展战略的理解,基本上停留在市区95公里的沿线,而实际上,钱塘江杭州全境约为235公里,除了杭州市区,还包括建德、桐庐、淳安三个县市。
全域拥江,就是从源头的千岛湖到末端的钱塘新区,全部纳入整体的战略规划,一起发展。
这也是杭州站在国际大都市目标之上,该有的格局和魄力。
▲杭州全域拥江图
有了全域拥江的大基础,我们就应该知道,处在浦阳江、富春江和钱塘江三江交汇之地的三江口,成了一个天然的枢纽:
它通过富春江向西南继续延伸,串联起富阳、建德、桐庐、千岛湖;
通过浦阳江向东南延伸,串联起上萧山区域的义桥、临浦、闻堰、戴村、河上乃至浦阳等乡镇;
通过钱塘江向大海汇流,勾连起西湖、滨江、上城、江干、下萧山、钱塘新区等。
一个三江汇,半座杭州城。
Part 3丨叁
第三重高度:杭州都市圈。
近期关于杭州都市圈最大的新闻,是安徽的宣城加入了杭州都市圈。继黄山之后,杭州的城市“微信群”继续扩大。
如果说,湖州、宣城等北部和西北部的核心辐射力靠未来的云城和火车西站,嘉兴、绍兴等东部和东南部的核心辐射力靠火车东站,那么,建德、桐庐到淳安和衢州、黄山等区域,则需要倚靠三江汇。
所以三江汇的规划中,应该保留了一个巨大的彩蛋,那就是:新的火车南站。
现有的火车南站因为无首发站,略显鸡肋。这个新火车南站的彩蛋,在今年7月城市TOD论坛上,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先生的报告中,有所透露:
▲火车新南站示意图
但最终具体地址是否为图中所示,未知。
我们可以看到的是,从杭州都市圈的角度而言,确实也需要三江汇作为枢纽。
Part 4丨肆
第四重高度:中国两大战略高地的融合。
目前的中国,从发展战略规划而言,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是两大核心内容。但是从中国的未来发展而言,两个战略高地不可能孤立发展,沟通与融合是必然。
目前的杭州,通过东站枢纽,基本已实现了到北京、厦门、武汉等重点城市4小时左右的高铁通勤时间,唯独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通行时间,到广州需要7小时、深圳需要10小时。太久。
这个现状,一定会改变。
▲杭州都市圈
作为彩蛋的新火车南站,很可能会站在两大战略高地融合的角度去规划和思考线路,让中国两大未来最具潜力的城市群,紧密相连。
此外,还可以带动浙中、浙南和江西与杭州的亲密程度。杭州的辐射力,必然会因此进一步加大。
所以,三江汇被称为“杭州的雄安”,绝对不是简单的建立在一个区域的小规划,而是立足于城市和国家经济版图的大规划。
所以浙江会把三江汇,称为“未来城市的浙江样板”。
所以,我们现在回头来看三江汇新城的规划,就能够明白背后真正的高瞻远瞩。这是一个能够带动未来杭州数十年发展的深谋远虑。
近日,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《三江汇“未来城市”实践区景观控制规划(草案)》进行公示。
三江汇的规划范围,以《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战略与行动规划》中明确的未来城市实践区范围为依据,协调管理区458平方公里,其中重点管控区:265平方公里,主要涉及西湖区、滨江区、萧山区和富阳区4个区,11个街道(乡镇)),37个控规单元。
458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呢?
前不久推出的云城,规划面积约58平方公里,三江汇约等于8个云城。
按照最近的统计年鉴,上城区的面积仅26平方公里,三江汇约等于18个上城区。而杭州主城六区(上城、下城、西湖、拱墅、江干、滨江)的面积,总共也只有705平方公里。三江汇458平方公里,占到整个主城区的65%。
无论怎么类比,三江汇都是未来的杭州大工程。
那么,我们该站在怎样的战略高度和地位,来思考这个全新出台的新城呢?
Part 1丨壹
第一重高度:杭州大西南。
我们看一下杭州目前的规划,东有智造大走廊,西有科创大走廊,中有拥江发展,北有大城北建设。南部,特别是西南,几乎还是一片规划空白地带。
而未来的大杭州,不可能在城市留白。这就决定了,三江汇新城的出台,是必然。
三江汇的规划出台,除了调度四个城区协同发展,更重要的是,还可以解决四个问题:
1、西湖区的空间发展局限;
2、滨江区的空间发展局限;
3、上萧山的城市化进程;
4、富阳和主城区的融合。
▲素来就有上萧山、下萧山的说法
西湖区的局限在于,可供连片开发的土地,只有三墩和之江;滨江的西兴、长河、浦沿三镇,也只剩下浦沿;上萧山的主要城镇,也亟需快速城市化,融入杭州;而富阳与主城区的融合,靠的是山路320国道和水路江滨大道,如今山路320国道、地铁6号线已开通在即,水路却一直缺乏足够的链接。
这四个问题的融合,才有了当前的三江汇。
可以说,三江汇是一件一举四得的事。
Part 2丨贰
第二重高度:全域拥江。
事实上,我们目前对杭州拥江发展战略的理解,基本上停留在市区95公里的沿线,而实际上,钱塘江杭州全境约为235公里,除了杭州市区,还包括建德、桐庐、淳安三个县市。
全域拥江,就是从源头的千岛湖到末端的钱塘新区,全部纳入整体的战略规划,一起发展。
这也是杭州站在国际大都市目标之上,该有的格局和魄力。
▲杭州全域拥江图
有了全域拥江的大基础,我们就应该知道,处在浦阳江、富春江和钱塘江三江交汇之地的三江口,成了一个天然的枢纽:
它通过富春江向西南继续延伸,串联起富阳、建德、桐庐、千岛湖;
通过浦阳江向东南延伸,串联起上萧山区域的义桥、临浦、闻堰、戴村、河上乃至浦阳等乡镇;
通过钱塘江向大海汇流,勾连起西湖、滨江、上城、江干、下萧山、钱塘新区等。
一个三江汇,半座杭州城。
Part 3丨叁
第三重高度:杭州都市圈。
近期关于杭州都市圈最大的新闻,是安徽的宣城加入了杭州都市圈。继黄山之后,杭州的城市“微信群”继续扩大。
如果说,湖州、宣城等北部和西北部的核心辐射力靠未来的云城和火车西站,嘉兴、绍兴等东部和东南部的核心辐射力靠火车东站,那么,建德、桐庐到淳安和衢州、黄山等区域,则需要倚靠三江汇。
所以三江汇的规划中,应该保留了一个巨大的彩蛋,那就是:新的火车南站。
现有的火车南站因为无首发站,略显鸡肋。这个新火车南站的彩蛋,在今年7月城市TOD论坛上,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先生的报告中,有所透露:
▲火车新南站示意图
但最终具体地址是否为图中所示,未知。
我们可以看到的是,从杭州都市圈的角度而言,确实也需要三江汇作为枢纽。
Part 4丨肆
第四重高度:中国两大战略高地的融合。
目前的中国,从发展战略规划而言,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是两大核心内容。但是从中国的未来发展而言,两个战略高地不可能孤立发展,沟通与融合是必然。
目前的杭州,通过东站枢纽,基本已实现了到北京、厦门、武汉等重点城市4小时左右的高铁通勤时间,唯独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通行时间,到广州需要7小时、深圳需要10小时。太久。
这个现状,一定会改变。
▲杭州都市圈
作为彩蛋的新火车南站,很可能会站在两大战略高地融合的角度去规划和思考线路,让中国两大未来最具潜力的城市群,紧密相连。
此外,还可以带动浙中、浙南和江西与杭州的亲密程度。杭州的辐射力,必然会因此进一步加大。
所以,三江汇被称为“杭州的雄安”,绝对不是简单的建立在一个区域的小规划,而是立足于城市和国家经济版图的大规划。
所以浙江会把三江汇,称为“未来城市的浙江样板”。
所以,我们现在回头来看三江汇新城的规划,就能够明白背后真正的高瞻远瞩。这是一个能够带动未来杭州数十年发展的深谋远虑。
声明:本站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楼盘信息,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斯文所有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杭州看房网立场